长安秋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七十一章 拦腰斩断,大唐小侯爷,长安秋叶,五粮液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&esp;&esp;和平坊扛把子脸别的通红,快要扛不住了。
&esp;&esp;方卓他们赶到监牢,就那么欣赏着他跳芭蕾而无动于衷。
&esp;&esp;“爷,求你把我放下来,有什么话好说。”
&esp;&esp;他最终还是服软了,到了大理寺,多硬的骨头都扛不住,更何况刚才在外面的冲突他都听到了,不会再有人来救他了。
&esp;&esp;再说了人家只是打听人,又不会弄死他,何必弄得这么紧张呢?
&esp;&esp;“我算是彻底栽了,从今往后,长安小王子就此绝迹了。”
&esp;&esp;好清新脱俗的一个人啊,李二真是浪费人才。
&esp;&esp;方卓一边指挥人放他下来,一边道:“我可以给你指条明路。”
&esp;&esp;杜有信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道:“哪里?”
&esp;&esp;“去临潼县野人沟找一个叫猴子的人,或许在他那里你可以混出一番光明大道。”
&esp;&esp;杜有信苦瓜个脸道:“只好如此了,老实告诉你们,其实那尊白马玉器是我偷的。”
&esp;&esp;一语皆惊!
&esp;&esp;“你说什么?”
&esp;&esp;“我说是我偷来的。”
&esp;&esp;“哪里偷的?”
&esp;&esp;“一个少年人身上。”
&esp;&esp;“叫什么?”
&esp;&esp;“蔡坤。”
&esp;&esp;没跑了,就是这小子下的手,可是他现在是宫里的太监,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
&esp;&esp;杜有信爆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:“蔡坤两年前出狱,干了一些案子,都是小偷小摸,混个肚圆,不是他的理想。
&esp;&esp;上个月,他突发奇想,要把自己阉割掉,进宫去偷,他说这叫灯下黑,是个好买卖,等挣够养老本,他就玩消失。”
&esp;&esp;众人听的热血上涌,这个世界上狠人特别多,对自己这么狠的人,还是第一次见。
&esp;&esp;“想要进宫当个太监也很难,必须是好人家的孩子,还不能有前科,于是,他就在净身房太监的面前,表演了一场挥刀自宫的场面,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公公的身份。”
&esp;&esp;杜有信说到这里,也是咬牙切齿说的,那种疼,是让人想着都疼的疼,一般人根本没勇气这么做。
&esp;&esp;“进宫之后,他改名叫无名,特意还来过一次,拿着很多宝贝让我销赃,我是个乞丐,拿这么好的东西出现,不符合常理,便没有答应,不过在他不注意的时候,偷拿了这尊白马玉器,几经打听,才卖给了马一统。”
&esp;&esp;“没想到,长安城最会给人保守秘密的人物相继沦陷了。”
&esp;&esp;方卓道:“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事,如果有,还是付出的代价不够。”
&esp;&esp;杜有信点点头表示认同,现在的他在长安城绝对是混不下去了,只能接受方卓的建议,前往临潼去找猴子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方卓看上的是他不要脸的特质,和走投无路的先决条件,人只有在这时候才会发挥出他与生俱来的天赋,达到人生的高峰。
&esp;&esp;这样的人只要找到兴趣所在,定然会所向披靡。
&esp;&esp;他的第二穿插连连长有着落了。
&esp;&esp;几个人坐在大理寺的大厅内,默然无语,因为他们已经确定,这起案件的始作俑者就是皇宫里的太监无名,以前叫蔡坤。
&esp;&esp;李承乾道:“看来,只有我出马了,你们没有这个先决条件。”
&esp;&esp;没想到最后的重任会落到李承乾的身上。
&esp;&esp;方卓没有意见,但是,他的想法是直接去见李二,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。
&esp;&esp;一个小太监,轻而易举的就成了皇宫,把长安城的勋贵搅得天翻地覆,这不是一个小太监能办的到的。
&esp;&esp;如果人人都能翻越宫墙,出入自由,那么李二的人头已经被人砍了几次了。
&esp;&esp;于是,在李承乾还没有动手之前,他必须要验证自己的想法。
&esp;&esp;很意外的,李二直接同意了方卓的觐见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皇宫。
&esp;&esp;立政殿。
&esp;&esp;书房。
&esp;&esp;李二正在看奏章,方卓进来请安之后,就站在身边不敢开口。
&esp;&esp;直到李二放下批阅的红笔之后,才发声道:“陛下,案子破了。”
&esp;&esp;当然,这是试探,也是方卓的豪赌。
&esp;&esp;因为他一进门就看见李二的收藏架上放的那块玉枕。
&esp;&esp;他赌那块玉枕正是高阳丢失的那块玉枕。
&esp;&esp;“哦!那你告诉朕,梁上君子是谁?”
&esp;&esp;“辩机!”
&esp;&esp;方卓只有实话实说了。
&esp;&esp;啪!
&esp;&esp;李二拍案而起。
&esp;&esp;愤怒道:“一派胡言!”
&esp;&esp;方卓猜对了,从一开始就猜对了,他之所以直接说出辩机的名字,也是在置之死地而后生。
&esp;&esp;要不然辩机没有一丝活命的机会。
&esp;&esp;方卓道:“陛下忽然破格提拔小子为大理寺卿,很不合理,任由勋贵胡闹也不吱声,表面上为了维护勋贵们的颜面,其实不是,陛下的初衷其实想让这件事情在勋贵内部消化,并不想扩大化,你只是想知道那个人是谁。”
&esp;&esp;李二转过身叹息了一声。
&esp;&esp;方卓继续道:“所以陛下便找了一个有前科的生面孔,在勋贵中进行盗窃,其实陛下的最终目的就是高阳家中的玉枕,其他的都是掩人耳目。”
&esp;&esp;李二的肩膀在颤抖,努力压住自己的情绪道:“朕对他们太溺爱了,以至于害了他们。”
&esp;&esp;这是多少家长的心声啊。
&esp;&esp;“陛下英明神武,已经搞清楚了窃贼的身份,只不过由微臣昭告天下,才能维护住皇家的颜面。”
&esp;&esp;“够了,闭嘴,不要仗着几分小聪明就乱猜朕的心思。”
&esp;&esp;方卓闭上了嘴,站在一旁假寐。
&esp;&esp;良久,李二道:“你回去吧,关于你的调令很快就会下来,朕会把勋贵的东西还给勋贵,功劳还是你的,但是你的把高阳的事情处理好,要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